焦虑症

焦虑症:心灵的“惊弓之鸟”

作者:陈敬仁教授

       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,焦虑如同影子一般,悄然跟随着人们。然而,当焦虑过度且持续发酵,演变成焦虑症时,它就不再是一种普通的情绪反应,而是成为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精神障碍。

        从医学本质来看,焦虑症是大脑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。人体的神经系统犹如一台精密的仪器,正常情况下,各个部分协调运作,维持情绪的稳定平衡。但在焦虑症患者身上,大脑内负责调节情绪的区域,如杏仁核、前额叶皮质等,出现了异常的过度活跃或失衡状态。杏仁核如同警报系统,在健康状态下,它精准识别真正的危险,拉响警报;可对于焦虑症患者,它却像失灵的报警器,常常误判,将日常普通场景也视作巨大威胁,频繁发出高强度警报,引发身体一系列应激反应。前额叶皮质本应起到调控抑制的作用,此时却难以有效“安抚”杏仁核的过度反应,使得大脑陷入情绪的“狂风暴雨”。

        临床上,焦虑症有着清晰明确的诊断特征。广泛性焦虑症最为常见,患者长期处于莫名的担忧状态,就像心中揣了一只不安分的小兔子,整日提心吊胆,对生活中的大事小情——工作进度、家人健康、天气变化等,无一不忧心忡忡。这种担忧并非基于现实的合理风险评估,而是无端的、弥漫性的。同时,伴随身体上的诸多不适,肌肉紧张是常态,肩部、颈部、背部的肌肉仿若被拉紧的绳索,酸痛僵硬;睡眠障碍也如影随形,入睡困难,躺在床上思绪纷飞,好不容易睡着,稍有动静又惊醒,且多梦,醒来后疲惫感并未减轻。还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带来的症状,心慌意乱,心跳急剧加速,仿佛要冲出嗓子眼,呼吸急促、浅表,有窒息之感,手脚冰凉出汗,肠胃功能失调,恶心、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。

        惊恐发作则是焦虑症的另一极端表现形式。患者毫无征兆地突然陷入极度恐惧之中,好似世界末日来临。发作时,身体症状更为剧烈,心脏狂跳不止,仿佛要炸裂开来,胸痛难忍,呼吸困难达到顶点,有一种濒死的错觉,还伴有头晕目眩、颤抖、大汗淋漓等。这种惊恐发作往往几分钟内达到峰值,随后又慢慢缓解,但给患者留下的心理创伤极大,他们时刻担心再次发作,陷入新一轮的恐惧循环。

        社交焦虑症聚焦于社交场合,患者对社交活动存在过度且不合理的恐惧。简单如在餐厅点餐、课堂发言、参加聚会,都能让他们内心充满煎熬。害怕成为众人焦点,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被嘲笑、批评或评判,在社交情境来临之前,就早早开始焦虑,反复排练自己要说的话、要做的事,即便身处其中,也是极度不自在,目光躲闪,脸红出汗,恨不得立刻逃离现场。

        焦虑症与日常正常焦虑情绪界限分明。正常焦虑是面对特定压力源,如即将到来的考试、重要商务谈判时的适度紧张,它如同“催化剂”,促使人们集中精力、积极准备应对挑战,一旦压力源解除,焦虑随即消失。焦虑症的焦虑却毫无边界,没有明确引发因素,或者即便面对极小之事也能被无限放大,持续时间漫长,数月乃至数年,严重干扰生活质量、工作效率以及人际关系,让患者困在自己编织的恐惧牢笼里无法自拔。

        了解焦虑症,是打破恐惧枷锁的开端。唯有洞察其本质、熟悉其表现,社会才能给予患者精准的理解与支持,患者自身也才能勇敢地踏上对抗焦虑、重寻心灵平静的旅程,向着阳光明媚的生活再次出发。